传统矿山防盗采长期受制于地形复杂、人工巡检效率低等痛点,而贵州其亚铝业联合中软国际、华为云打造的 AI 矿山防盗采系统,通过 “多技术融合 + 大模型推理” 实现 24 小时无死角监管,成为智慧矿山安防的标杆案例,标志着安防信息化在重工业场景的深度渗透。
该系统构建 “空天地” 三维感知网络,突破复杂环境监控瓶颈。地面部署 200 余台低照度红外摄像机,结合毫米波雷达实现夜间穿透性监测;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与激光雷达,按预设航线每 2 小时巡检一次,生成动态地表模型,精准识别新增采坑、设备痕迹等异常变化。边缘计算节点部署在矿区制高点,对采集数据进行实时预处理,将无效信息过滤率提升至 75%,大幅降低云端传输压力。
AI 大模型推理能力实现盗采行为精准研判。系统核心采用华为云盘古矿山大模型微调的专用算法,通过训练 10 万 + 盗采场景样本,能精准识别挖掘机、载重卡车等设备,区分 “正常作业” 与 “盗采行为” 的准确率达 98%。创新引入的因果推断引擎,可关联分析设备轨迹、人员聚集、夜间灯光等多维度数据,例如当检测到无备案卡车在隐蔽区域停留超过 15 分钟且伴随挖掘设备启动时,立即触发一级预警。
联动处置机制形成监管闭环。预警信息生成后,系统自动推送包含坐标、现场图像、设备型号的报告至矿山安保中心与当地自然资源局,同步启动无人机变焦跟踪拍摄,留存完整证据链。试运行期间,该系统已成功预警盗采行为 17 起,协助查处涉案金额超 200 万元,较传统人工巡检效率提升 30 倍。
二期升级计划进一步强化智能化水平。据项目负责人透露,2026 年将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实现 “自然语言交互 + 风险预测” 功能 —— 安保人员可通过语音查询 “近一周东矿区盗采风险点”,系统自动生成热力图与防控建议;同时拓展 “AI + 道口视频分析” 模块,识别无牌车辆闯卡行为,实现全流程监管。该方案已被列入贵州省 “富矿精开” 战略技术推广清单,预计 2026 年在全省 20 个重点矿区复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