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安防协会 2025 年第二季度景气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安防行业在一季度实现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开局,行业增长率超过 6%。进入二季度,主要景气指标依然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从市场项目需求来看,上半年安防市场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劲的需求活力。无人机及低空经济领域异军突起,在边境防控、沿海走私监控、大型活动安保、智慧城市建设、能源基础设施防护等诸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需求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例如,在某大型能源企业的厂区防护项目中,无人机搭载先进的监控与检测设备,能够对大面积的厂区进行高效巡逻,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与周边环境安全,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风险,大大提高了安防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
AI 智能防护、机器人、安消一体化、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更新、智能家居、智慧康养、数据安全、安保运营服务、新能源安全、国产化改造等领域同样需求旺盛。预计下半年,这些市场领域将延续增长势头,而学校、智慧交通、特定行业 AI 应用等细分领域有望维持较高的景气度。在产品销售方面,2025 年二季度,安防产品(工程)销售景气指数为 132,较上季度上升 2 点,处于 “较景气区间”。其中,49% 的调查企业销售额实现新的增长,反映出市场对安防产品和服务的持续认可与强劲需求。
从全球视角来看,安防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扩张的趋势。Precedence Research 统计数据表明,全球安防市场预计在 2030 年将达到 2500 亿美元的庞大规模。中国作为全球安防行业的重要力量,不仅是最大的安防产品生产国,也是主要的出口国。然而,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对中国安防行业的出口产生了一定影响。以美国为例,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出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征 20% 关税的政策,这一举措对中国安防企业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行业巨头如海康威视、大华等,由于早在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时就已开始全球供应链的战略调整,通过在印度、越南、巴西等地建立生产基地,以及主动退出或出售部分美国业务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次加税政策的影响。但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依赖 OEM/ODM 模式出口美国的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 2018 年美国 301 清单实施后已承受 25% 关税的基础上,此次再加 20% 关税,使得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力被严重削弱,部分美国渠道商不得不重新评估中国供应商的性价比,甚至转向其他地区采购。面对这一困境,中国安防企业积极采取应对策略。短期内,企业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升供应链效率等手段,尽可能消化关税成本,维持市场份额;长期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向东南亚、南美、印度等地区转移产能,以彻底规避关税风险。但这一策略也并非毫无风险,美国政府计划加强《虚假申报法案》的执行力度,打击 “原产地规避” 行为,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生产无法满足 “实质性转化” 要求,仍可能被征收中国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