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金融领域日益复杂的安全风险,近期招商银行联合商汤科技推出 “智能金融安防风控系统”,通过融合 AI 视频分析、区块链存证、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覆盖银行网点、自助设备、线上交易等全场景,构建起资金安全与客户信息保护的双重防护体系,其技术创新点与实际应用效果值得关注。
在银行网点场景,系统通过 “多模态生物识别” 强化人员身份核验。柜台窗口部署 “双目红外人脸识别仪”,不仅能识别伪造的人脸照片、视频,还能结合指纹识别、声纹识别形成 “三重验证”,防范他人冒用身份办理业务。例如,当客户办理大额转账时,系统会先通过人脸识别核验身份,再要求客户朗读随机生成的短句进行声纹比对,最后验证指纹信息,三重验证通过后方可继续操作,身份冒用风险降低 99%。网点大厅的智能监控系统则采用 “行为异常识别算法”,能精准识别 “长时间徘徊在自助设备附近”“多人围绕同一柜台低声交谈”“遮挡监控摄像头” 等可疑行为,识别准确率达 97%,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网点保安与远程监控中心发出预警,同时启动附近摄像机聚焦拍摄,留存证据画面。
自助设备安防方面,系统重点破解 “设备篡改” 与 “交易诈骗” 难题。ATM 机内部安装振动传感器与红外探测器,当检测到有人试图撬拆设备、加装读卡器或针孔摄像头时,会立即锁定 ATM 机操作界面,切断现金出钞通道,并触发内置的声光报警器,同时将现场画面与设备状态数据上传至银行安防中心。针对 “电信诈骗诱导转账” 场景,系统在 ATM 机操作界面嵌入 “风险话术识别” 功能,当客户输入转账金额时,若听到周边人员提及 “安全账户”“验证码”“紧急汇款” 等敏感词汇,ATM 机会自动弹出风险提示窗口,暂停转账操作,并通过语音询问客户是否受到他人诱导,同时通知银行工作人员现场协助核实,已成功拦截 120 余起电信诈骗案件,避免客户资金损失超 500 万元。
线上交易风控环节,系统借助区块链与 AI 技术保障数据安全与交易合规。采用区块链技术对客户交易数据进行存证,每一笔交易的时间、金额、设备信息、身份验证记录等都会生成不可篡改的区块,确保交易轨迹可追溯,防范数据被篡改或删除。AI 算法则通过分析客户的交易习惯(如常用转账时间、金额范围、交易对手)、设备特征(如常用手机型号、IP 地址)、生物特征(如指纹、声纹)构建 “客户行为画像”,当检测到交易行为与画像存在异常偏差(如异地登录、大额转账给陌生账户、使用新设备交易),会自动提升验证等级,要求客户完成额外的身份核验(如人脸识别、回答安全问题),有效防范账户被盗用风险。数据显示,该系统上线后,招商银行线上交易欺诈率下降 82%,客户投诉量减少 75%。
后续,该系统将进一步整合银行内部数据与外部征信数据,引入大语言模型优化风险话术识别能力,同时探索 “联邦学习” 技术,在不共享客户敏感数据的前提下,与其他银行联合训练风控模型,提升对跨银行、跨区域金融犯罪的识别能力,为金融行业安防风控提供可复制的技术方案。
|